走进粤博,打卡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
讯(记者 姜燕)2月6日,走进粤博汇集全国18家文博单位国宝精品“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打卡的青此次展览展品数量庞大、长江种类丰富,流域是铜文广东省博近年来引进的文物级别和数量最高的展览之一。 图源:广东省博物馆官微 展览汇聚了来自长江流域的走进粤博四川、重庆、打卡的青湖北、长江湖南、流域安徽、铜文陕西、走进粤博江苏、打卡的青浙江等省市的长江共137件(套)珍贵展品,一级文物占比近40%,流域以文物为实证,铜文追溯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谱写了一曲熔铸于文物的长江之歌,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和深厚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实证。 展览由“巴蜀并辉”“群雄竞华”“多元一体”“天下归一”四部分构成。第一站从四川盆地出发,以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为代表的辉煌灿烂的古蜀文明、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是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代表,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展览将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新都马家木椁墓等东周时期墓地和墓葬群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置于长江流域的视野下进行解读,多角度展现巴蜀文明的神秘与独特。 第二站来到长江中下游区域,这里出现的青铜器,文字、大型城垣等为代表的国家文明要素,开启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群雄竞华的王朝文明时代。以商王朝南下的首邑和军事重镇盘龙城遗址为起点,揭示一方诸侯王国的赫赫威仪、荆楚风土的奇谲浪漫、吴越先民的尚舟善武,突显长江中下游地区青铜文明的鲜明特色。 第三站是黄河与长江之间广袤的区域,在距今3800年前后,中华文明以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为文明核心的多元一体格局开始形成,通过长江、黄河流域青铜文明之间的“对话”,展现出长江文明、黄河文明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的密切联系。展览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纳入以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为文明核心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格局进行分析比较,诠释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和长江、中原两个区域文明异彩纷呈、交流互鉴的特点。尾声部分“天下归一”,讲述了秦灭六国,天下归一,风云千年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融汇在华夏主体文明之中这一沧桑巨变。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广东出局,合同到期,杜锋官宣发声,做出选择,朱芳雨祝福
- 高原缝纫机“哒哒”响 东西协作云端“缝”出共富路
- 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举行国际中文日活动
- 青阳县新河镇:非遗龙船调,唱响婚俗新风尚
- 韩空军因机炮坠落事故暂停全军机飞行任务
- 时隔十年 吴阿顺后发制人再夺沃尔沃中国公开赛冠军
- 奔跑吧,少年!2021青马·马术夏令营,开营啦~
- 支付宝证件照换底 18183手机游戏网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客流爆棚!互免签证助力跨境游
- 支付宝怎么解除自动扣费 18183手机游戏网
- 华宇马业与马主董恩喜共有赛马“步步为营”澳洲勇夺第三冠
- 天津地铁app怎么绑定支付宝 18183手机游戏网
- 《周游记3》首播同时段收视登顶,周杰伦满屏“开心”晒喜报
- 关于教师节的作文:老师我感恩
- 怎么把支付宝的钱转到微信 18183手机游戏网
- 2021上海市青少年马术场地障碍锦标赛80CM单边贴时计分赛战报
- 跟对象说晚安的句子甜蜜又撩 让感情升温的情侣晚安语录
- 2024抖音最火的婚纱照文案 简洁干净的婚纱照文案刷爆朋友圈
- 天长市:老旧小区焕新颜 幸福宜居惠民生
- 瘢痕?还是瘢痕疙瘩?皮肤科医生教您这样科学治疗!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2025最新中国大学排名发布 连续11年前三不变
- 抖音刷礼物怎么分提成 18183手机游戏网
- 高德地图怎么设置避开拥堵路段
- 《三角洲行动》重拳出击!警企联动告破DMA外挂案件,涉案400余万元12人落网
- 《特工皇妃之楚乔传》热拍 鑫垚加盟飙演技
- 2023年广东深圳各地中小学期末考试时间汇总
- 2025最新中国大学排名发布 连续11年前三不变
- 南安诗山粕丸:肉馅软嫩酥脆不油腻 乡思团圆丸
- 广东发布2025年第1号总林长令
- 探访泉州“红菇拌面线”制作过程 菇香浓郁滋补开胃
- 排毒美容去痘:牛蒡煲猪骨
- 停止胡思乱想的说说 不让自己胡思乱想的句子
- 开创“黄骅模式”,诠释城市耗能存量市场 “降碳减排”“能碳数智”管理体系
- Cince de Mayo parade canceled in Chicago amid strict immigration enforcement
- 不跟风不随波逐流的句子 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的短语
- “全民健身 活力中国”飞盘系列赛深圳站圆满落幕
- AP claims White House barred them from Oval Office despite court order
- 综漫:掠夺词条,开局主从契约
- 94.6吨食物背后:给“胖猫”点外卖的人
- 健儿突破历史百姓乐享冰雪,盘点北京冬奥会的“广东贡献”